13823761625

技术分享

48V电源成功代替12V的电源了吗?
发布时间:2025-05-21 08:53:00    浏览:18次

    在DesignCon期间看到一个分享的主题是关于“48V电源为什么成功代替12V的电源”。本来计划去听,结果与另外一个主题在时间上冲突了,所以就错过了

    电压逐步升高的这个事情其实由来已久,48V代替12V在许多领域也取得一些成功,主要是因为它在能效、功率和系统设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下是关键原因:

1. 降低导线损耗,提高能源效率
    电力传输中的损耗主要由电流引起的电阻损耗(I²R)决定。在相同功率传输需求下,提高电压可以减少电流,从而降低功率损耗。例如:
    •°P = U × I,对于相同的功率需求,提高电压可以减少电流。   
    •线路损耗 P_loss = I² × R,电流减少 4 倍,损耗降低 16 倍(48V 相比 12V)。
    因此,48V 系统可以显著提高供电效率,减少铜损,降低布线成本。

2. 更高的功率密度,支持更大功率负载
    •12V 供电系统在高功率应用(>1kW)时,需要承载很大的电流(如 100A 以上),导致布线复杂、损耗增加。
    •48V 系统 能在较低电流下传输相同的功率,使电源设计更紧凑、更轻量化,尤其适用于高功率应用,如服务器、数据中心、EV(电动车)等。
    •谷歌、Meta(Facebook)、亚马逊 等公司已经采用 48V供电架构以优化数据中心能效。
    •OCP(Open Compute Project)也推动 48V 服务器架构,替代传统 12V 方案。

    传统燃油车以 12V供电 为主,但现代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需要更高功率,48V轻混系统(48V Mild Hybrid)能高效驱动辅助电机、电子涡轮等,提高燃油经济性。
    高压(400V、800V)主驱动系统 仍然存在,但 48V 系统用于低功率负载(如动力转向、空调压缩机等),降低复杂度和成本。

3. 成本与设计优化
    48V 系统的电缆和 PCB 走线可以使用更细的铜线,减少铜材成本。
    相比12V 系统,48V 设备的电流更小,可以减小功率器件(MOSFET、IGBT、电感等)的体积和散热需求。

    电源转换器(如 DC-DC转换器)的转换效率提高,从而降低整体能耗。


12V vs. 48V系统对比分析

对比维度
12V系统48V系统
电流与损耗
高电流,高损耗:传输相同功率时,电流较大,导致 I²R 损耗增加,需要更粗的导线
电流,低损耗:同功率下电流降低 4 倍,损耗减少 16 倍,减少导线铜耗
功率密度
较低:适用于低功率设备,超过 1kW 以上的功率传输不高效
较高:适用于高功率设备,数据中心、电动车等更适合
转换效率
较低:大电流导致 MOSFET、整流器等功率器件损耗增加较高:低电流减少导线和功率器件的损耗,提高 DC-DC 转换效率
布线与设计
线缆较粗,布线复杂:需要更粗的电缆和更大尺寸的电路板铜层
线缆较细,布线优化:减少铜线用量,降低 PCB 走线复杂度
应用场景
适用于 小型电子设备、低功率系统(PC、电池供电设备等)
适用于 数据中心、服务器、电动车、混动汽车、工业设备 等高功率需求场景
安全性
更安全:人体安全电压更低(12V 远低于 60V 低压安全标准)
仍在安全范围内(48V < 60V),但短路电弧能量比 12V 高,需额外保护
成本
短期成本较低:传统 12V 设备和生态成熟,初始成本低
长期成本更优:减少铜材、提高能效,但初期投资较高
行业趋势
逐渐被替代:在高功率需求的应用中逐渐被 48V 替代
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电动车等领域采用 48V 方案





    免责声明: 本文章转自其它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from other platforms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r positions of this websit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r objection,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it. thank you!
    矽源特科技ChipSourceTek

版权所有 © 2017 深圳市矽源特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60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