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3761625

技术分享

简述驱动芯片选型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8-03 08:53:00    浏览:151次

    电驱系统的驱动芯片是连接控制系统与电机之间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电机所需的功率信号,并确保电机高效、安全地运行。所以其选型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英飞凌1EDI3050AS 
    驱动芯片选型的关键因素可以系统地归纳为以下几点: 
Ⅰ、驱动功能 
     1. 输出电流。确保芯片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功率,以满足负载需求输出能力,一般推荐10A以上的驱动IC会内置推挽输出。 
    2.原副边传输延时。最大传输延时,越小越好,影响死区时间。 
    3.电压范围。原副边供电电压范围,一般原边是5V供电,副边供电范围可调,推荐最大供电在20V以上,兼容Si和SiC驱动。 
    4.支持最大开关频率,越高越好,推荐40kHz以上,满足升压充电等特殊需求。
 
Ⅱ、保护功能。 选择具备过流、过压、过温保护功能的芯片,提升电驱系统可靠性。 
    1.故障上传。可通过SPI,也可通过占空比方式上传给MCU。当前主流驱动芯片大部分都是SPI故障上传,SPI上传快速但是抗干扰性较差,且占用MCU资源,有误报的风险。占空比上传通常基于PWM信号,其数据传输速度相对较慢,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强。 
    2. 支持ASC。尽可能选原副边ASC均支持的芯片,原边ASC低压侧可省隔离器。 
    3.原副边电源过欠压监控,且有故障响应机制。推荐副边供电过欠压可配,可兼容Si和SiC驱动。 
    4.死区互锁。支持上下桥臂硬件互锁防直通保护,死区时间可配。 
    5.过流保护。具备过流保护功能,一般推荐使用Desat保护,尽可能选取Desat保护阈值可软件配置。 
    6. 过温保护。支持故障告警和封波可选。 
    7. 有源钳位。触发后软关断或者2电平关断。
    8.米勒钳位。当开关器件关断时,漏极电压快速上升,通过Cgd耦合到栅极,产生过压。 米勒钳位电路通过辅助开关快速导通,将栅极电压钳位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过压损坏。 
    9 两电平和软关断。本质上都是通过控制门极驱动波形关断时候的斜率,降低dv/dt或di/dt)减少开关过程中产生的尖峰电压和电流,从而保护器件免受过应力的影响。尽可能选择可配置时间和阈值的芯片。 
    10. PWM监控。PWM输入到PWM输出到功率模块门极路径进行监控,尽可能选取支持OSM(三态)+门极监控。 

Ⅲ、基本功能。 
    1.封装形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封装,越小越好,需综合考虑散热和安装方式。
    2.高压绝缘。高低压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最好大于5mm。 
    3.最高工作结温。不小于150℃。 
    4.功能安全。支持系统到ASIL D。 
    5.原副边隔离耐压。越高越好,尽可能支持800V系统。 
    6.原副边CMTI。越高越好,由其SiC开管速度较快。
    7.原副边隔离。一般是磁隔离和容隔离,ST和TI容隔产品居多,其他厂家磁隔离较多。磁隔离的抗干扰性更强,但是成本相对更高。
 
Ⅳ、高级功能。 
    驱动 IC的高度集成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电驱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1.支持ADC采样。一般可用于母线电压备份冗余采样和功率模块的温度采样,可节省隔离器及其外围电路,达到降本和降体积目的。 
    2 .集成反激电源芯片。类似四代特斯拉采用的STGAP4驱动IC,根据合适的电源拓补+小磁芯的平面变压器实现体积和成本的收益。 
    3.智能驱动电阻调节。可以根据电压、电流和模块结温实时调节驱动参数,使得电控达到最优的输出效率。 
    4.主动放电功能。可通过Vgth监控和Desat-Vce状态监控,调节开关频率、占空比达到快速泄放掉母线电容电荷的目的。省去主动放电电阻和外围电路实现体积和成本的收益。





    免责声明: 本文章转自其它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reproduced from other platforms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r positions of this website.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or objection,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it. thank you!
    矽源特科技ChipSourceTek

版权所有 © 2017 深圳市矽源特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60179号